学术活动
科普、科普创作和科学文化
2013-04-02
来源:科技处 点击次数:主 讲 人: 谢小军
时 间: 2013年4月2日9:00
地 点: 三教楼2层会议室
主 办 单 位: 物理系
主讲人介绍:
谢小军现任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编审,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从事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以及科学传播方面的研究工作。著作有《科普学术随笔选(1982~2011)》、《科普学术随笔选(续编)》,学术文章有《文化视角解读我国科普创作问题》、《科学传播的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科学家应成为科普的第一“发球员”》、《发展科普产业的三个“不能忽视”》、《警惕实用主义的科学观》等,另撰写有大量的科普文章。
内 容 介 绍:
科学普及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教育。科学传播的终极价值在于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将科学文化从科研前线向社会大众进行传递,最终将科学理性、求真、求是等精神元素融于传统文化的血脉中。“科学是一种文化”已经成为最广泛的共识。
该报告的内容是报告人多年研究科学传播的感悟和心得。报告人的讲述起于科普创作,聚焦于科学传播,落脚于科学文化。最后,报告人探讨式地试图回答:什么是阻碍科学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最大障碍?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所追求的科学文化精神为何离中国人还是那么遥远?这些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在任何时刻都令人值得思考。